首页 > 课程管理 > 参考文献

[参考文献] 2020.05.29
柳夕浪:中小学劳动教育七问

2022-05-13[星期五] • 作者:柳夕浪 • 7998字 • 浏览 次  [点此给本文评分 当前已得分]

主讲人:柳夕浪  

地点:七中(林荫校区)

时间:2020.5.29 

 

问题一:什么是劳动?什么是劳动教育?

——从育人的角度看劳动,防止把劳动与劳动教育混为一谈。针对劳动教育泛华、异化、窄化同时存在的现实问题,柳教授分别诠释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概念、内涵,强调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中要注重把握重点、弘扬劳动教育精神。

劳动是利用一定的手段获取必要的生存生活资料,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。与劳动相对立面的概念是“资本”。强调劳动的社会主义属性,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属性。柳教授强调,劳动、实践、活动三者的概念有所关联和区别,要注意界定三者的内涵和范畴,即劳动是最内在的;实践是按照主观愿望去改变世界,介于劳动与活动之间的概念;活动的范畴最大,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状态。

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,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、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,充分发挥劳动的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的育人功能,让学生认识到世界美好的生活靠劳动创造,树立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美丽”的劳动观念。

当前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有目的、有计划的文化课学习之外,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,让学生动手实践,磨炼意志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这是基于劳动教育现状决定的,但并不是要把体脑割裂开来,而是要以体力为主,手脑并用的方式。《意见》提出的实施重点是有现实针对性的,同时强调要与智育区分开来。

劳动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弘扬新时代需要的勤俭、奋斗、创造、奉献的劳动精神,倡导全社会,包括中小学、老师、家长都要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,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不劳而获、贪图享乐、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。

问题二:如何理解劳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几育的关系?

——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中看劳动教育,防止只谈融合,忽视它的相对独立性。

劳动在整个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奠基意义。劳动教育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必然要求,是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柳教授提到,成都市有劳动教育的优良传统,在90年代曾到成都市实验小学实地考察,对学校的劳动教育印象深刻。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要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,包括目标体系、课程体系、教学实施体系、保障评价体系,要对照现实来看还缺什么,把劳动教育的四梁八柱立好。

《意见》中提到“要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融合”,但是不能只谈融合,忽视它的相对独立性。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与其他基于的相互联系和作用,将元素融入其他基于之中,尤其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。另一方面要强调劳动教育的相对独立性。五育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。从学理角度来看,最核心的是心智、道德、审美教育,外层是体育与健康教育,体脑结合,最外层是劳动教育,强调劳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。从价值层面来看,德育为先,全面育人。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。

问题三:劳动教育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?

——坚持劳动素养导向,超越单一技术学习。

劳动教育的目标体系概括起来讲,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。劳动素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,即强调劳动不分贵贱,树立“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美丽”的劳动观念;培养学生学会知识技能、工具使用、设计制作的劳动能力;形成自觉认真、负责、诚实、守正、吃苦耐劳、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品质习惯;形成勤俭、奋斗、创造、奉献的劳动精神。有调查显示,当前学生劳动观念、劳动技能等亟需纠正和加强。

问题四:劳动教育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?如何科学安排各学段劳动教育内容?

——让劳动回归生活,成为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不能舍近求远。

《意见》中将劳动教育的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。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立场,体现生产劳动的奠基意义。三类劳动之间有相互的联系,在内容上也有一定的重合。日常生活劳动指向学会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,生产劳动指向学会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,服务性劳动指向学会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。

按照学生年龄、不同发展阶段有序安排劳动教育内容。小学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,兼顾服务性劳动和适当的生产劳动,初中在此基础上,加大生产劳动的力度,高中要进一步加大生产劳动的比重。不能舍近求远,要善于开发身边资源。政府要加大统筹支持力度,保障每一个学生参加劳动的公平机会。

问题五:如何处理好劳动的传统形态与新形态的关系?劳动教育怎样与时俱进?

——中小学以使用传统工具、传统工艺的劳动为主,兼顾劳动新形态、新技术(科技进步可能并没有把工人从劳累中解放出来,而是资本更多地以“资本科技”形态出现)。

从育人的角度来看,两种形态要有所兼顾。牢记“勤俭、奋斗、创造、奉献”八个字,两者要兼顾,新时代要加强传统形态的劳动教育。科技进步是一把双刃剑,要理性对待。技术的发展演变为资本家榨取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新形态。柳教授以亚马逊仓储工人的一段独白,剖析了人工智能形态下普通工人趋于孤独的劳动场面,以此强调传统劳动形态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。

问题六:劳动教育的独特载体有哪些?如何发挥这些载体的育人功能?

——三方面并举,坚持劳动必修课的独立设置,并向课外延伸(保证课外劳动实践时间),组织开展劳动周活动,创造灿烂的劳动文化。

一是劳动课的独立载体。每周一课时的必修课、大学32学时、职业院校16学时,主要是进行劳动的设计、规划、讨论、总结、反思和必要的安全知识设定。

二是向课外延伸。大中小学要设立每周的课外劳动时间,作为独特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《指导纲要》初步确定一二年级每周2小时,三年级以上每周3个小时的劳动实践时间,以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习惯、劳动品质,从而转化为实践行动。

三是设立劳动周。适当集中劳动,可利用校内或者寒暑假,一学年一周。以营造灿烂的劳动文化为主题,学校的“劳动节”:创造劳动文化为主题。劳动教育要注重唤醒心底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和热爱。劳动周是以营造灿烂的劳动文化为主,要以弘扬劳动最伟大、最美丽、最崇高、最光荣为主旋律。

问题七、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有些什么建议?

——在劳动教育的常态实施上下功夫,着力解决有教育无劳动和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。

运用多种策略促进教育与劳动的结合,一是设置学生劳动项目清单,从小学到高中,要注意日常性、递进性、选择性,清单设置应注意每生一单,同时与家长和老师签约;二是设置学生劳动评价单,底线要求的合格评价+劳动技能展示+劳动心得体会,每学期评价一次,积极推进评价结果的使用;三是组织学校劳动课观摩研讨、劳动周巡查等活动,广泛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参加,创造灿烂的劳动文化。

本文相关附录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发表评论 或者 直接评个分:

◎欢迎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  • 邮箱:cd972@163.com
  • 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

联系站长

Copyright © 2022-2023 小学生劳动教育网 网站声明管理后台 备案号:蜀ICP备11025303号-4